昏暗的海洋中层带

▲(上图)端足目动物。这种深海甲壳类动物外形与虾类似,有一双透明的大眼睛。在夜色的掩护下,它们克服了层层捕食者的挑战,来到有光的地方捕食更小型的浮游生物。(下图)这种乌贼透明的身体外覆盖着一层色素细胞(含有色素、可以反光的细胞)。它们可以迅速改变颜色以适应周围环境,或向其他乌贼发出信号。作为一个技术高超的捕食者,它们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的速度都非常快。

▲蝰鱼。蝰鱼可伸缩的下颌和锋利的尖牙组成了一个陷阱,使猎物无处可逃——这都是为了适应深海环境,那里很少有猎物经过。蝰鱼背部的脊柱末端有发光器(在这里看不到),可以帮助其吸引猎物,腹部的生物发光器(可以发出光的器官)可以使蝰鱼在昏暗水域形成反荫蔽。

在清澈的热带海水中,少量阳光可以穿透到海面下1 000米深的地方。这个昏暗的世界被称为中层带。这里生活的动物不会遇到坚硬的东西,因此不需要骨架。这使得许多生物可以通过变成透明来隐身。比如说,像虾一样的囊状端足目动物——透明的水母,它们两只透明的大眼睛可以在昏暗中视物。

在中层带,即使是乌贼和章鱼这种构造更加复杂的动物也会变得透明。那些无法透明化的器官,比如有的海洋生物的眼睛,则会藏在一层银色的反射层之后。
这里的捕食者需要有非常敏锐的视力。许多鱼的眼睛都是管状的,用来观察上方的阴影。有几种虾和一种章鱼也有类似的生物设计。深海的相模帆乌贼有两只不同的眼睛——大的那只用来向上看,小的那只一直观察下面的情况。

中层带中的许多动物都会隐身,但是真正的魔术师非淡水胸斧鱼莫属。它们的个头比邮票大不了多少,只有纸张那么厚,两侧的银边反射效果非常好,可以像镜子一样反射出四周的情况。它们太薄了,身体下面几乎不会投射出阴影,这也是一种伪装。在它们狭窄的腹部有发光器可以调节自身的亮度,与上方投射下来的太阳光保持一致。阳光明媚的时候,发光器发出的光更强。而在天气昏暗的日子里,发光器发出的光则相对较弱。因此淡水胸斧鱼可以隐身在任何深度的海水里。

许多生活在中层带的动物都会使用发光器形成反荫蔽。可是有的捕食者可以识破这种伪装。它们带有黄色晶体的大眼睛能够区分生物器官发出的光和来自海面的阳光。

由于很少有碎屑掉落,中层带的食物十分匮乏。比起浪费宝贵的能量,一些捕食者选择守株待兔,坐等猎物送上门来。例如:海蜘蛛捕食桡足类时,就是通过伸出长毛的长腿,在水中滑翔,筛出小动物;细长的带鱼挺挺地立在水中,猎物送上门来时,就用又尖又长的吻和锋利的牙齿抓住它;线口鳗又瘦又长,吻似鸟喙,头和尾向不同方向弯曲,身上长满了用来捕虾的小钩状的牙齿,它们在游动的同时过滤水中的猎物。

然而,中层带里食物匮乏,无法满足众多捕食者的需求。每天夜里,都会有数百万吨的捕食者和它们的猎物来到上层营养更丰富的海水中,这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捕食者集体迁徙了。许多动物都参与其中,但是绝大多数还是鱼类——灯笼鱼(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脊椎动物)。这种鱼只有5~15厘米长,它们是肌肉发达的游泳健将。与许多生活在中层带的鱼不同,它们有鱼鳔,可以根据要下潜到的不同深度调整浮力。

不同动物垂直迁移的高度有所不同。微小的浮游生物可能只能上升10米,而由于周身覆盖着发光器官而得名的灯笼鱼,则会用3个多小时的时间从1 700米的深处跋涉至海面下100米的地方。在夜色的掩护下,这些生活在中层带的小型捕食者可以避开上层水域中大型竞争者的视线。在黎明到来之前,它们会再次回到相对安全的中层带。

▲(上图)线口鳗。这是一种来自中层带的无鳞鱼。它的背部有很多椎骨(至少有600块),比任何已知的动物都要多。有的线口鳗长度甚至可以达到1.3米。线口鳗以小型甲壳纲动物为食,它们游动的时候像蛇一样,张着嘴巴,用向后倒长的牙齿绊住猎物。

(下图)灯笼鱼。一条8厘米长的灯笼鱼,即蛇鼻鱼,长着会发光的发光器官(成对的发光细胞)。这种光可以通过模糊自身的轮廓来迷惑捕食者,也可以用于鱼群之间的交流。深夜里,灯笼鱼会从中层带向上迁徙,来到水面处进食;同时,它们也成了其他捕食者的食物。

▲(上图)莱式拟乌贼。它只有10厘米长。关于这种深海捕食者以及它们触手末端的腺体结构有何用处,我们知之甚少。它们的躯干上和触手上有许多色素细胞(含有色素,并且可以反光的细胞),可能有交流与伪装功能。

(中图)大眼乌贼。这是一种小小的(1.5厘米长的)圆形透明捕食者,可以把它们的头和触手都藏入外套腔内,并把它们的鳍折叠起来,滚成一个夸张的圆球。伪装成球可能是它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下图)独树须鱼。这是一条8厘米长的雌性 ,不同于其他 ,这种鱼没有色素细胞和发光的“钓竿”引诱猎物,但它们有一张非常经典的大嘴。它们的脊柱可能有保护作用。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昏暗的海洋中层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