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微光带

6厘米长的宽八拟杯水母,几乎通体透明,具有半刚性伞膜。水母的胃腔散射出许多放射管,管上的白色物质是水母的生殖腺。该水母的触手若无法收回就自行脱落(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潜水器悄然沉下海面,开始了通往海底3 000米的旅程。即使潜入清澈见底的热带海洋,眼前景色变暗的速度也快得惊人。几分钟后,你已到达海底150多米处。至少肉眼看去,大多数光线似乎都消失了,这说明已经离开了透光带,也就是离开了几乎所有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海水表层,开始了深海之旅。

深水层的规模远大于浅水层,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植物栖息地。按体积算,占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空间的80%以上,而陆地只占了0.5%。时至今日,人类对这一辽阔空间的探索不超过其总量的1%,因此深水层成为仅剩的真正意义上的未知领域。

深水层的探索工作之所以如此艰难,主要原因在于水压。海水表面的压力是1个大气压,相当于每平方厘米承受1千克的压力。然而每向下10米,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正是由于这种压强的变化,大多数初级潜水员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面以下30米。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职业潜水员也很少潜入海底50米以下的区域,即使成功潜入,也只能停留短短几分钟时间。

为了克服水压障碍以潜入更深的海底,只有依靠潜水器,不过大多数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都只有500米。那里的压强是海水表面压强的50倍,大型载人或载武器的潜水艇在此压强下都会因承压过重而直接粉碎。所幸我们的潜水器比大多数军用潜水艇要小得多。3名乘客挤在一个直径只有3米的球形空间里,这样的设计最能抗压。潜水器的外壁是5厘米厚的钢钛合金,舷窗采用18厘米厚的钢化玻璃。该潜水器能潜入海底6 000米处。60%的海洋都超过1 600米深,但全球只有10架潜水器能达到这个下潜深度,如此一来,说海底还有太多地方需要探索绝非虚言。

微光带

透过潜水器的小舷窗向外望,当几乎所有光线都消失时,就到达了海底150米处。不过在最为清澈的热带海洋中,还是有很少一部分光线可以穿透海水到达这一深度。深海中从昏暗的海水层到海底1 000米处的范围被称作微光带,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存,看一眼潜水器里的温度计,你会发现水温已迅速降到5摄氏度。

小型异鱿乌贼。异鱿乌贼根据其巨大的眼球判断,生活在昏暗的微光带。一旦受到较大捕食者的袭击,异鱿乌贼便会分泌出一团发光液体以迷惑捕食者。

当潜入500米左右的深度时,你还会通过一个最小含氧层。在这一区域,从上方海水中传输下来的残余氧气基本上都被这里为数不多的海洋动物消耗殆尽了。由于没有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补给供氧,该区域的含氧量几乎为零。

蛾水母,一种叶状栉水母,主动出击型捕食者。蛾水母借助栉板游动,触手也可伸展,利用喷射推进原理在水中前行。体形最大的蛾水母身长可达15厘米。蛾水母通过可伸展的触手将食物送入漏斗一样的伞膜内,捕食对象主要是桡足类浮游生物。

潜水器里的乘客可以利用羊毛织物保暖,利用氧气瓶吸氧,但其他来自浅水层的生物想在这样寒冷、黑暗、缺氧和高压的环境中生存十分艰难。只有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特殊生物才能潜入这样漆黑的海洋深处,如棱皮龟。棱皮龟是唯一一种可以潜入深海层的海龟,大多数海龟都有坚硬的龟壳,但棱皮龟的龟壳有伸缩性,有助于它适应不断增大的水压。尽管如此,棱皮龟的快速觅食之旅也只能在水下500米处进行,而且也只能坚持10分钟。

闪着七色光的侧腕水母,因为周身一排排纤毛不断拍打所以形成干涉波纹。侧腕水母不仅外形美丽,还是捕食高手。它们又长又黏的触手可用于诱捕桡足类猎物。

中层水母,属于同一个复杂食物链的多种水母、樽海鞘和栉水母,或可称为水母网,其中的生物没有明确的捕食者和猎物之分。

纽形虫。大多数虫类生存在海底沉积物中,而纽形虫却悬浮在中层。

令人惊叹的箭鱼体重可达500千克。箭鱼拥有箭一般的长嘴,硕大的眼睛在昏暗中能够发挥作用;体内还有大量脂肪,可以通过逆流系统保温。即便如此,它们还是无法潜至最小含氧层下方。

象海豹也是深海潜水冠军,它能在1500米的深海停留2小时。象海豹身上有一层厚厚的油脂,可以用来保暖,体内大量的血液可以提供氧气。尽管如此,象海豹潜水时依然需要将自身新陈代谢速度调至最低,使心脏每分钟只跳6次。

对于长期生活在微光带的生物而言,食物匮乏是最大的问题。透光带中产生的能量只有20%能流向微光带,因此微光带的生物数量远不及浅水层,且大多数体形要小得多。虽然这些生物体形小,却有着凶恶的外表。如蝰鱼(毒蛇鱼),有一副针尖一样的牙齿,长到嘴巴都包不住,下牙直逼眼球。和众多微光带的生物一样,蝰鱼的生存策略也是节约体能,坐等食物送上门。由于没体力挑三拣四,蝰鱼的下颌可以伸得很长,牙齿也变得非常尖利,再大的猎物都能吞下。

蝰鱼。微光带的捕食者,通常长有硕大的牙齿,由于猎物很少出现,它们的牙齿必须能够应付各种体形的猎物。

浅水层的捉迷藏大战在这里进行得更加激烈,因为捕食者需要更好的视力来发现猎物。拿胸翼鱼来说,它们简直是深海的非洲眼镜猴,每只眼睛都有半个脑袋宽。珠目鱼的眼睛呈管状,双目重叠。这些奇特的眼睛不仅很敏锐,还能帮助鱼类判断猎物种类。

巨介虫,即介形虫,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介型亚纲动物,有豌豆般大小。图中两个金色亮片是它的眼球,十分灵敏。巨介虫利用触须划行,身体各部分可缩进铰链般的“豆荚”之中。

微光带中稀疏的几缕光线几乎都来自浅水层,因此很多微光带动物的眼睛天生只能向上看。帆乌贼的两只眼睛一大一小,能够在水中进行自我定位,以便它的大眼睛借助浅水层投下的微光观察猎物的倒影。

胸斧鱼。体形扁平,周身发出银色的光,像一面镜子,这是生活在微光带的最佳保护色。

如果说捕食者在竭尽全力地寻觅猎物,那么猎物也在不遗余力地躲避捕食者。胸斧鱼体形小,且十分扁平,就像一枚银色的邮票。它们全身都会反光,从侧面看,就像一面镜子,任何从浅水层投射下来的光都会被反射回去。因此,胸斧鱼能够隐匿在深蓝色的海水中。从海底往上看,几乎看不到薄片似的胸斧鱼。为了确保自己不被发现,胸斧鱼还拥有会发光的细胞,即发光器。不论海底世界离天上的太阳有多远,这些发光器都可以根据日光强度来变色。至于其他一些微光带动物,如鱼、乌贼和虾,它们的发光器则是它们进行反照明的一种手段,为的是破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小毛戎,发光性片脚类生物(虾类的亲缘动物),常见于水母周围。在昏暗的微光带,其体表的红色看起来像是黑色,成为保护色。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深海微光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