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巨木

太平洋沿岸温带雨林,为大量附生植物的寄主。这些植物直接长在树上,从雾气和大雨里吸收水分,从聚集的落叶层中汲取养分。

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分布着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温带雨林。这片本应生长着阔叶林的土地却被针叶林覆盖,这里的针叶林是5 000万年前留下的物种,当时的地球比现在湿润得多,从欧洲到亚洲,到处可见这种能够适应湿润气候的针叶林(现代针叶林通过进化,能够适应干燥、炎热或者寒冷地区的生活)。人们总说这片森林状如大教堂,个中原因显而易见。在花旗松、铁杉、西加云杉和海岸红杉这些高大的树木之下漫步,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大部分雨林都位于横跨美国和加拿大的奥林匹克半岛,这里的年均降水量能够达到381厘米,比雨林所需的水量还多3倍。再往南去,降水更具季节性,如果没有太平洋雾气的浸淫,这里的夏季将会十分干旱,高大孤立的红杉也不会一直向南生长,直到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的大苏尔地区。在“雾季”,红杉的针叶每天有一半时间浸淫在雾中,于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倒流”现象:通常水分由根部吸收,再通过树汁输送给针叶,红杉却反其道而行之,由针叶吸收水分,再经树汁传送给根部。雾气还会在针叶上凝结,再顺着树干扩散到土壤,然后很快被地表附近的根吸收。红杉40%的水分都是这样从空气中吸收的。只是红杉如此依赖水分,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分布范围。

和北方针叶树不同,红杉不需要长成圆锥状,以利于积雪滑落,相反,它呈一种比其他任何树种都要复杂的三维结构,即同一棵树在不同高度上有不同的树冠层。当从树干伸出来的树枝和水平面上的其他树纠结到一起时,就形成了巨大的平面,针叶落到上面去,其他植物也在上面安家,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多层树冠。这座由雾水浇灌的空中花园接收到的阳光远比地面要多,所以才能孕育出大量动植物。

这片森林中每0.01平方千米的生物总量高达2 000吨,超过了热带雨林,但其中的生物几乎只是为数不多的几种树木而已。林中很安静,只有松鸡的咯咯声和冠红啄木鸟笃笃的啄木声,在林子里清晰地回荡。这里还生活着一种很神秘的动物—斑海雀。这是一种在海上猎食的海鸟,所以针叶林中的食物紧缺对它们并无影响。别的海鸟会选择悬崖峭壁作为栖息地,而斑海雀却选择了巨大的红杉作为自己的栖息地。它们每窝只产1枚卵。父母为喂养幼鸟前去海中捕食时,小海雀大部分时间都是孤零零地栖息在树枝上。换毛之前,小海雀会将绒毛全部拔掉,只留下飞羽。黄昏之后,它们从树枝上一跃而起,摸索着飞向大海。

红杉树枝头上的一只斑海雀这里和悬崖峭壁一样,难以站立。它的父母正在海中捕鱼。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雨林巨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