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公司”的原本含义并非营利组织

在欧美传统中,“企业”(enterprise)的原始含义是进取。在英美军队中,直到今天还有用这个词来命名军舰的传统,取的就是勇于进取的意象。而“公司”(company)最初则是西方近代雇佣兵的基本单位,雇佣兵们以这种单位共同签署契约,接受雇佣,而到了战场上则分工承担战斗任务,对收入与战利品也进行统一的分配。正是从这个概念中,生发出了现代军队的基本单位“连队”,和现代商业运作的基本单位“公司”。

所以,当西方人说到“企业”与“公司”时,脑海中所闪现的并不是单纯的以赚钱为目的、在商言商的纯经济概念,而是两个极具进取性、扩张性、战斗性的战略概念。

相应的,市场也不能理解成商场,而是一个练兵场。从葡、荷、英、法等国的东印度公司,到今天的各类财团、基金会、跨国公司,现代化强国总是善于利用市场、企业与民间组织达成战略目标。

美国尤其精于此道。美国自建国那一刻,就是一个高度战斗性、扩张性的外向型国家。此后,大量西点军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进入商界,更使得美国的商业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军事文化特色。在立足国家利益进行官民对接、军民融合时,非常易于调频统一。商业机构也就成了国家战略的尖兵和触角。在企业和市场的背后,或由中情局之类的秘密战机构幕后策动,或由相应政府机构公开招标,都能如臂使指,运转自如。中情局与好莱坞的合作,反而只是皮毛层面的合作。

相反,内倾型国家的市场则是财富场、名利场,是赚了一千亿还想一万亿。永远只有单一的经济价值标尺,就是赚钱、赚钱、再赚钱。不要说政治觉悟,连基本的公益觉悟都非常贫血。结果,在外向型国家剪全世界羊毛的时候,内向型国家的企业却只能对内剪自己人的羊毛,甚至帮外国人剪自己人的羊毛。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企业”与“公司”的原本含义并非营利组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