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巨象—猛犸象

猛犸象
拉丁学名:Mammuthus,含义是“潜伏地下的兽”
科学分类:长鼻目,真象科
身高体重:肩高3米,体重6吨(真猛犸);肩高4.5米,体重12吨(草原猛犸)
体型特征:体型高大,身披长毛,前肢较长,肩部和头骨高高隆起,长牙强烈弯曲(真猛犸)
生存时期:更新世(距今260万年前~1万年前,在弗兰格尔岛幸存到3700年前)
发现地:亚洲、欧洲、北美洲
生活环境:草原、苔原

  • 地下的巨象

每年冰雪消融的时节,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人们时常会发现,地面零星露出一些怪异的长牙、头骨,甚至连皮带毛的庞大身躯。多年来,他们一直认为这是来自地下深处的巨型怪物,并创造了种种可怕的传说。

直到1728年,终于有欧洲学者试图从科学角度来研究这种“怪兽”,此人就是当时英国头号收藏家汉斯·斯隆(Hans Sloane)。斯隆拿到一批化石后,很快辨认出这些是象类的牙齿。按当时的科学理论,斯隆无法解释为什么西伯利亚会有大象,只好用《圣经》里的“大洪水”搪塞过去,认为大洪水前的西伯利亚气候炎热。斯隆去世时,将他手中的猛犸象化石等7万余件藏品捐给了英国政府,后来的大英博物馆就是在这批藏品的基础上成立的。

斯隆之后整整一个世纪,研究者们一直没分清猛犸象和现代亚洲象的不同。就连大名鼎鼎的居维叶,也没有完全意识到它们的独特性。1828年,终于有学者确认猛犸象是一个单独的属,其学名为“Mammuthus”。这个词的来源目前还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是来自爱沙尼亚语的“鼹鼠”一词(把露出地面的遗骸当成大地鼠);也有说法认为这个名字是来自阿拉伯神话中的比蒙巨兽(Behemoth)。在整个19世纪,随着对冰河时代的地质研究越来越深入,猛犸象的真面目才逐渐被揭开。


时至今日,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的冻土地带,雨雪冲刷后仍时常会露出猛犸象的巨大象牙。

  • 从热带走向寒冷

虽然总是与寒冷联系在一起,但是猛犸象一族的发端却起自哺乳类演化的重要竞技场——非洲大陆。已知最早的猛犸象化石来自距今约500万年前,它们很可能是从古菱齿象、亚洲象家族中分化出来的,与今天的非洲象关系较远。在当时非洲的众多象类中,猛犸象只是不太起眼的一员,但它们的舞台在更广阔的北方。

距今约300万年前,气候变冷导致海平面下降,猛犸象迎来了走出非洲的机会。第一批进入亚欧大陆的种类是罗马尼亚猛犸(M. rumanus),它们的足迹远至东欧和中国,其臼齿上只有8~10道齿脊,表明它们的生活环境仍然比较湿润。在此之后,猛犸象家族不断朝着适应干草原生活的方向演化,齿脊数量也逐渐增多,齿脊间的空隙还填满白垩质,愈加坚硬耐磨。与此同时,猛犸象的身躯也逐渐变大,在中国北方首先出现了肩高可达3.6米。

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出土的“松花江猛犸”,如今已被确认和草原猛犸是同一个物种,肩高近4米。与真猛犸相比,草原猛犸的背部比较平缓。

  • 猛犸象大草原

晚更新世时的气候,在西起法国、西班牙,东至“白令平原”和阿拉斯加,南到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东北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造就了一片寒冷、干燥的广阔地带。这里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地下多为终年不化的冻土层,总体属于干草原——苔原生态。由于降雪量比现代苔原还少,地表积雪通常不会很厚,许多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草长繁茂,并夹杂些许低矮灌木和针叶林。真猛犸就是在这种环境里繁衍生息的,鼎盛时期种群数量至少有数百万头,而它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也被称为“猛犸象大草原”。

寒冷干草原上的真猛犸象群,是晚更新世冰期最著名的一道景观。

在数十万年后的中国华北,又有一部分南方猛犸演化成了真正的“草原象”,并在中更新世淘汰了其他的南方猛犸,这就是猛犸家族中体型最大的草原猛犸(M.trogontherii)。草原猛犸的臼齿已经比较适合啃干草,很可能还披上了一层较短的毛发,能适应比较寒冷的冰期气候。草原猛犸身高腿长,少数大个体雄象肩高可达4.5米甚至4.7米,弯曲的象牙可达5.2米长!在欧洲、中亚、西伯利亚、中国的内蒙古和东北华北地区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其中中国的草原猛犸在距今约4万年前才灭绝。还有一支草原猛犸进入了北美洲,占据了广阔的温带草原,成为另一种大型猛犸——哥伦比亚猛犸(M.columbi)。

到了距今20万年前的晚更新世,一次又一次冰期肆虐,终于让猛犸象成为彻头彻尾的耐寒动物,俗称“长毛猛犸象”的真猛犸(M. primigenius)终于登场,它们也是猛犸象的典型形象,一般科普读物和流行文化里的“猛犸”就是指真猛犸。

真猛犸臼齿,密集排列的齿脊可增强研磨能力。

  • 抗寒装备

论体型,真猛犸在猛犸家族中并不算大,其雄性肩高达2.7~3.4米、体重6~7吨,只比今天的非洲象、亚洲象略肥壮些。但若论耐寒本领,真猛犸在有史以来的象类中可谓空前绝后,首屈一指。

一般说来,块头越大的动物,身体表面积相对身体体积的比值就越小,这有利于减少体热散失,保持体温。真猛犸虽比几种“前辈”个子小,可体态更为敦实、厚重,四肢短粗,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肩部还有脂肪堆积成的肩峰——不仅抗寒,还能在艰难时刻扛饿。

真猛犸最显眼的特征就是一身长毛,这里面可是颇有玄机的:真猛犸的毛其实分两层,外层的长毛粗糙厚实,可达90厘米长,能挡风雪;长毛之下,还有一层约8厘米长的细密绒毛,可帮助保持体热。不但是身上,就连真猛犸的四肢、足部、长鼻末端也都有毛发覆盖,以便在寒冷的地面行走觅食。近年来对这些长毛的分析表明,真猛犸活着时的毛色也不尽相同,从棕褐色、棕黑色到姜色,甚至还有金色!在比较温暖的夏季,它们可能还会脱毛。

真猛犸的臼齿又大又硬,上面有多达30道齿脊,能像磨盘一样磨碎硬草。真猛犸的长牙比早期的猛犸象更弯曲,甚至拧成了螺旋形,这种形状可能有助于清除积雪、搜寻植物。雄象的长牙明显比雌象发达,可能也是求偶争斗、炫耀带来的性选择。

真猛犸骨架,虽然身躯并不特别巨大,但体型敦实,高度适应寒冷草原生活。

  • 暖和才会饿死

绘画作品常常把猛犸象放在冰天雪地里,但这其实是真猛犸害怕的环境。大地银装素裹,费力掘开厚厚积雪才有一点点干草,怎么填饱肚子?说来也怪,恰恰是气候回暖的时期,让耐寒的真猛犸面临饥荒:气候回暖,冰川融化,大气更加湿润,雨雪增多,冬天常常满地积雪;湿润气候还有利于树木生长,会将大片草原转为森林,挤压真猛犸的生存空间。

距今约12万年前,一次全球温度上升的间冰期曾让真猛犸差点灭绝,它们只在高纬度的几小块地区残存。而在距今约1.2万年前,又一次冰川融化,这次它们就没这么好运了。此时人类几乎已遍布北半球,并掌握着高超的狩猎技巧,会毫不犹豫地猎杀猛犸象,食肉取皮。繁殖缓慢的真猛犸,在环境、人类的双重打击下,无可挽回地走上了末路。此时,只有北冰洋上的圣保罗岛、弗兰格尔岛,还各自护佑了一小群真猛犸继续繁衍,这些猛犸家族的最后遗存分别幸存到6400年前和3700年前。由于生存空间狭窄,最后的真猛犸亚种体型越发矮小,到灭绝时已不到2米高,种群也逐渐凋零。雄踞整个冰河时代的草原霸主猛犸象,最后却以如此凄惨的方式退场。

史前人类不仅把猛犸象作为“移动肉山”,还用它们的皮制作衣物、包裹,用象牙和象骨搭建房子。在猛犸象栖息地减少时,规模不大的持续猎杀也足以消灭它们。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冰河巨象—猛犸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