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斑鬣狗
拉丁学名:Crocutacrocutaspelaea,含义是“洞穴中的斑鬣狗”
科学分类:食肉目,鬣狗科,
斑鬣狗属,斑鬣狗种
身高体重:体长1~1.8米,高1米,体重100千克
体型特征:体型类似今天非洲的斑鬣狗,其脑袋短而宽,耳朵大,身体强壮,四肢有力
生存时期:中新世至更新世(距今150万年前~1万年前)
发现地:欧洲、亚洲
生活环境:平原、稀疏林地
- 洞斑鬣狗的发现
很早之前,人们就在欧洲中西部的山脉洞穴中发现了洞斑鬣狗的化石,关于这些化石的最早描述始于18世纪。1737年,德国人孔德曼(Kundmann)创作的自然艺术集第一次描述了洞穴中的化石,不过他误认为化石是属于土狼的。19世纪初,法国著名学者居维叶在研究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化石后发现这种动物与斑鬣狗很像,而且个头上要更大一些。1812年,居维叶给这种居住在洞穴中的鬣狗起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洞斑鬣狗(Crocutacrocutaspelaea),俗称“Cave hyena”。
洞斑鬣狗属于食肉目,鬣狗科,斑鬣狗属,斑鬣狗种,其生存范围非常广阔,横跨了整个欧亚大陆,从太平洋沿岸的中国北部直到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和英国。洞斑鬣狗出现于距今1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至距今1.1万年前灭绝。
- 斑鬣狗中的大块头
与生活在非洲的近亲斑鬣狗相比,洞斑鬣狗的体型更大,其体长1~1.8米,肩高近1米,体重达100千克,明显大于斑鬣狗。与今天的斑鬣狗一样,洞斑鬣狗也是雌性比雄性要大,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异形”。
洞斑鬣狗的脑袋较大,面部较短,一双大眼睛显示出其具有良好的视力。洞斑鬣狗的犬齿不锋利,臼齿却大而结实,具有惊人的咬合力,颌骨闭合时的力量可达600千克。洞斑鬣狗的脖子较粗,身体坚实,由于它们的上半身比下半身大,因此站立时身体向后倾斜,这与大部分哺乳动物不同。洞斑鬣狗的四肢健壮,能够更好适应多变的地形。得益于远古人类留下来的岩画,我们了解到洞斑鬣狗全身长有蓬松的黄棕色毛发,上面点缀着褐色斑点。
- 复杂的群体
由于食物相对稀少,生活在亚欧大陆北部的大型食肉动物很少成群活动,不过洞斑鬣狗却是个例外。洞斑鬣狗一般会组成5~30只不等的永久性社会群体,群体首领由一只雌性来担任。与今天的斑鬣狗一样,洞斑鬣狗的群体应该也有明确的等级关系,其中雌性成员的地位最高,幼崽次之,成年雄性的等级最低。洞斑鬣狗的社会行为非常复杂,它们会发出不同的叫声或做出不同的姿势来代表自己的地位、状态,这有别于常见的食肉动物。
- 洞斑鬣狗的食谱
洞斑鬣狗是积极的捕食者,它们经常把猎物的尸体带回洞穴中享用,在洞穴中积累了厚厚的尸骨层,这些骨头让我们更了解洞斑鬣狗的食性。从尸骨层中骨骼的种类和数量上看,洞斑鬣狗的主要猎物是野马,几乎占了其食物来源的一半。而在更靠北方的洞斑鬣狗食物中,巨大的披毛犀和驯鹿占的比重更大一些。除了常见的食物外,洞斑鬣狗可能还会捕食野牛、马鹿、大角鹿、山羊等动物。在洞斑鬣狗生活的洞穴中,人们不但发现了食草动物的骨骼,还找到了像洞熊、洞狮等大型食肉动物的骨骼。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大型食肉动物是在死后被洞斑鬣狗吃掉的,它们在活着时遭到洞斑鬣狗攻击并被杀死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洞斑鬣狗不但吃肉,而且还会碎骨吸髓,也因此成为破坏骨骼的罪魁祸首。
- 灵仙洞中的斑鬣狗
2006年12月,人们无意间在河北省秦皇岛灵仙洞中发现了斑鬣狗的化石。得到消息后,古生物学家金毅来到灵仙洞,在两次发掘中研究人员共发现了50多个头骨以及多具几乎完整的骨骼化石,这些化石都是属于与洞斑鬣狗同期的最后斑鬣狗的。灵仙洞中的斑鬣狗化石保存之多,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对这些化石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的斑鬣狗与欧洲洞斑鬣狗、非洲现生斑鬣狗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借此推断斑鬣狗的起源、迁徙扩散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 洞斑鬣狗的灭绝
成群出没、生性凶猛的洞斑鬣狗曾经遍布欧亚大陆,但在距今1.1万年前它们却全部灭绝了。古生物学家起初将洞斑鬣狗的灭绝归结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确影响了洞斑鬣狗的生存,但是与其同时代的野马、野牛、鹿、山羊等动物却活了下来,因此仅仅用气候来解释洞斑鬣狗的灭绝是不够的。
就在气候变化之前,洞斑鬣狗已经开始面对两种快速崛起的竞争者:一种是狼,另一种是人。其实早在尼安德特人时期,为了争夺洞穴,人类就与洞斑鬣狗爆发了激烈冲突,而这种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显示,在距今2万年前,洞斑鬣狗的数量开始下降,并且随着冰河时代的结束全部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