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杀死老虎并非只有12例,在饥荒年代竟是高发现象!

近期,有这样一条言论,如下图所示,此人认为“像科迪亚克棕熊这样的大型棕熊不如内陆棕熊这样的掠食性棕熊斗性强”。事实的真相是否如他所说的那样吗?下面我们就从科考论文的内容当中去一探究竟!

▲拜虎人士的食物决定斗性论!

关于棕熊斗性和掠食性, 认为吃鱼的大型棕熊不如内陆更小的棕熊斗性强,因为它们经常猎杀陆兽,实际上这样的结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科迪亚克棕熊等大型棕熊吃鱼是因为鱼肉营养更丰富且量大比有蹄动物更容易捕捉,对于棕熊来说,肯定是鱼肉优先,但这并不能证明吃鱼的大型棕熊斗性和掠食性不如内陆棕熊,影响棕熊掠食性和斗性的根本原因是自身饥饿程度和食物获取的难易性,而非某些棕熊亚种自身的因素。

▲科迪亚克岛的棕熊捕杀牛

这篇论文中提到从1964年5月1日到1965年6月30日,作者在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对棕熊(Ursus arctos middendorfi)与家畜进行了研究。14个月的研究中科迪亚克棕熊共杀死了33头牛,另有一半的失踪牛未被找回。大约三分之二的牛被杀是在6月,棕熊主要的掠食期在4月中旬到六月,以及深秋,因为这是棕熊最严重缺乏食物的时期。可以看到科迪亚克棕熊在鱼肉短缺的月份也会显现出掠食性,猎杀岛上的家牛。更有甚者,科迪亚克棕熊在食物短缺的年份甚至攻击过猎鹿的猎人。

▲苏格兰高地牛,科迪亚克岛的牛种之一,科迪亚克棕熊的捕杀对象。

在阿拉斯加的南部沿海,一只消瘦的棕熊与一群狼抢食,在这种季节鲑鱼还没来,于是熊便与狼争夺起了食物,最后狼群妥协,将食物让了出去。

▲吃鲑鱼的消瘦棕熊,在无鱼季节与狼群争夺食物。

▲狼口夺食

▲迫使狼群共享食物

再放一张图,卡特迈公园里,一只狼准备攻击两只熊崽,在它慢慢靠近熊崽时母熊出现了,在有母熊撑腰后增强了小熊的勇气,它孤身一熊追逐刚才想对它下毒手的狼。吃鱼棕熊的斗性差这种说法是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熊崽追狼

我们将视角转到乌苏里棕熊,乌苏里棕熊是现存唯一和虎有重叠的棕熊,在很多人眼里都是非常凶猛好斗的,因此以它为对象进行分析。根据伊万先生的一篇文章的介绍:乌苏里棕熊全年的植物性食物占比89.7%,主要是松子和橡子。而在4月份的肉类占比却能达到45.5%。为什么乌苏里棕熊全年素食比例那么高而在四月份肉类却能达到一半呢?这是因为乌苏里棕熊通常在3月中旬到4月在冬眠中苏醒,苏醒的棕熊经历了漫长的冬眠,体重严重下降,急需补充食物,这时肉类就是最好的选择。棕熊在苏醒出洞后会寻找各种能吃的肉,包括捕杀有蹄动物,偷食甚至抢食虎的猎物。但到了秋季,就如同科迪亚克棕熊吃鱼一样,乌苏里棕熊在秋季也把随处可见的松子和橡子当成主要食物,食谱中的肉类占比急剧下降,松子橡子鲑鱼和有蹄类动物的肉相比更容易获得且量更多,能让棕熊更好的贴秋膘。

▲伊万先生的论文

棕熊杀虎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答案是恶劣环境对棕熊食物来源的影响,饥荒年代让棕熊饥饿程度加剧,素食这种易获取的食物难以获取,从而饥不择食。在伊万先生总结的12例熊杀虎事件中,除了1913年的大棕熊撕碎老虎之外,其他事例集中发生在生物学家们所称的饥荒年代。棕熊赖以为食的松子、橡子欠收,导致许多棕熊无法攒够冬眠的体重,流浪棕熊的数量增多,和虎的冲突就会加剧,导致虎熊发生流血惨案。在1985到1996年间哈巴罗夫斯克区和滨海边疆区又发生7例熊杀虎事件,其原因便是1985年的一系列寒冬导致有蹄动物减少,松子、橡子欠收,让原本正在恢复的环境一朝回到解放前,又造就了一次虎熊冲突的高发期。

▲1985到1996年间哈巴罗夫斯克区和滨海边疆区虎的死亡原因

刨去饥荒年, 本世纪的远东环境已获得不错的改善,棕熊杀虎的事件也没有再被科考论文记录过了(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的那两例熊杀母虎事件并没有足够证据确认)。综合上述可以证实我们的看法:影响棕熊斗性和掠食性的根本原因是自身饥饿程度和食物获取的难易性,而非某些棕熊亚种的自身因素,更不是因为棕熊吃鱼与否。在主要食物短缺的时候,吃鱼的科迪亚克棕熊也会变成凶猛的掠食者,去攻击岛上的家牛。在环境改善,松子、橡子等食物数量更丰富后,乌苏里棕熊也会降低与虎的冲突。假若虎去了科迪亚克岛,遇上岛上发生远东一样的饥荒,那么科迪亚克棕熊也毫无疑问会像饥饿的乌苏里棕熊一样对待老虎。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棕熊杀死老虎并非只有12例,在饥荒年代竟是高发现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