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森林

冬季的北方针叶林。针叶林能适应水分流失和冰冻天气,它们还能承受冰雪的重压,并将雪抖落下来。

在两极和赤道之间的广大土地上,森林密布。这些森林以阳光和水为养料,但其数量会随着季节的更替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一点对于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乃至整个地球的健康状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温带混交林

季节性森林就像地球的肺,能产出供人类呼吸的氧气,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树木调节过程在赤道地区表现得最为激烈,而且该地区还常年昼长不变,整个调节过程不会受到季节变换的影响,可季节性森林的分布面积还是要比赤道森林广阔许多。季节性森林能横跨这么多纬度,能经受住各种季节变换,这与树木、动物在各种极端天气下的顽强生存是密不可分的。

加拿大丘吉尔港外的贫瘠荒野中长有很多高度未及人的胸部的矮小树木。它们长在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上,一面是无边的北极苔原,一面是稀稀拉拉、杂乱丛生的小树。这便是森林线,也就是树木生长的最北限,同时也是季节性森林的开端。这里大部分都是针叶树,当然还有只及脚踝高的少量的瘦弱桦树和北极柳。

森林线的位置受海拔因素和海洋因素的影响,但通常是在纬度65度左右。虽然森林内的树木组成会因为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管是在北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还是在俄罗斯,有一条基本原则是一致的。这就是,树木生长的要求是每年必须至少有30天的平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如果生长季节太短,达不到这个要求,树干根本长不大,而新生的针叶林还没来得及长成,严酷的寒冬就来了。

到了冬季,森林线处的气温能锐减到零下50摄氏度。几个月都见不到太阳,而且有7个月的时间水也是被冰雪封冻住的,到处都干燥得宛如沙漠一般。要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活下去,就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生存工具。针叶树的针叶表面积小,且有一层蜡质保护,能够避免水分的流失。针叶里还含有少量液体,可以降低冰晶从内部凝结的概率。针叶之所以是深色的,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有效色素,这些色素可以用来捕捉高纬度地区微弱的低入射角阳光。

即便如此,它的成长仍然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生长季太过短暂,针叶树得花25年时间才能从苔原的矮树中脱颖而出,长成一棵真正的树;很多树还没来得及长大,就早早枯萎了。

这排树木标记出了森林线(此处位于加拿大哈得孙湾)。在森林线以北,因为符合温度要求的天数太少,所以树木无法生长。

这些矮树和灌木丛中很少有动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过冬寻找庇护之地的北极动物和前来消夏的南方动物会偶尔踏足这里。毛茸茸的熊蛾是为数不多的几种常住动物之一,它的存在多少能说明生存在森林线附近的艰难。等到熊蛾的毛虫孵化出来,夏季只剩3~4周了,它们拼命地咬食矮柳的叶子,却还是没能在冬季到来前化成蛹,所以只能吐丝结成茧,躲进去冬眠。冬天,毛虫被冻住,等到6月初冰雪消融后,才开始重新进食。但此时的食物只有发育不良的植物,所以到第二个冬天来临时,毛虫还是没能变成飞蛾,于是它再次被冻结,然后在下个春天来临后再解冻、再进食。这个过程最多可重复12年,直到毛虫最终由蛹化成蛾。随后它只有几天的时间,寻找伴侣、交配、产卵,然后死去。

一只雌北欧雷鸟正在吃嫩松针,芬兰。

只有少数几种动物能消化北方针叶树的树叶,即松针,所以广袤的北方森林相对空旷。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北方大森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