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

山脉

2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山脉的关键特征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其气候和植被会有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登非洲最高峰——海拔5 900米的乞力马扎罗山——的过程,就像在4天内经历了4个季节。这不仅仅是指天气经常发生剧烈的变化,还包括位于山脚的浓密的赤道森林、山坡较低处开阔的荒地、山坡较高处类似于干旱沙漠的气候条件,以及山顶冰雪积聚等非常多样的栖息环境。
赞 (0)阅读(1051)

亚马逊雨林洪水

9
所有的雨林都有定期且大量的降雨,雨水虽然滋养了万物,但是也给在此栖息的生物们带来了直接和长期的问题。当开始下雨的时候——在一些地方每天的同一时间都会下雨——许多动物会寻求避雨地。小的动物,如鸣禽和昆虫会躲在洞里或者藏在树干与树枝上,较大的动物则躲在它们能找到的任何能挡雨的地方下面。下大雨的时候,猩猩甚至会用大叶子作为临时的雨伞。
赞 (9)阅读(3780)

热带雨林

3
热带雨林是我们的星球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方。在最新统计出的地球上大约870万种植物和动物物种中,有一半以上生活在热带雨林;25 000平方米的亚马逊雨林就包含了1 000多种树木,而整个不列颠群岛还不到100种。热带雨林也是地球的肺,它们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这对维持几乎所有生命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赞 (7)阅读(1869)

海底火山

5
洋中脊是地球上最大的地质结构,环绕地球45 000千米,就像板球上的缝合线。熔融的岩浆从地壳表面渗出,流动形成山脉,最后生成新的海底。岩浆形成的海底山脉最高可达3 200米,由这些山脉构成的洋中脊的宽度可达80千米。几乎所有的海底火山热泉都在洋中脊上,但人类直到1977年才发现它们的存在。当时,几名地质学家乘坐潜水器在加拉巴格群岛附近的东太平洋海隆进行探索,...
赞 (5)阅读(2922)

深海海底

7
海底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并非叹为观止。海底多半泥沙遍布,十分平坦又毫无生机,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生命迹象——海底沉积物表面到处都是动物的足迹,其中大多数是海参留下的。作为周身大部分为白色的棘皮生物,海参的名字很好地解释了其外形。海参是海底的吸尘器,它通过身体的一头吸入泥沙,提取其中所有的藻类生物和细菌,再通过身体的另一头以粪便形式将体内处理过的泥沙排泄出去。
赞 (4)阅读(2922)

深海黑暗带

3
在深水层,视力作用不大,所以琵琶鱼的眼睛很小,眼睛虽小,却对水波震动十分敏感。有一种毛琵琶鱼的触须十分敏感,能感知到猎物的任何动作。琵琶鱼以“钓鱼”诱捕猎物闻名。雌性琵琶鱼硕大的嘴巴上方悬吊着一根皮瓣,其诱人之处在于它的尖端在黑暗中会发光,在一片漆黑的世界里,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无比迷人。这种生物发光现象源自皮瓣尖端的共生菌。琵琶鱼,包括其他黑暗带的捕食者,都长...
赞 (5)阅读(1786)

深海微光带

10
深水层的规模远大于浅水层,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植物栖息地。按体积算,占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空间的80%以上,而陆地只占了0.5%。时至今日,人类对这一辽阔空间的探索不超过其总量的1%,因此深水层成为仅剩的真正意义上的未知领域。
赞 (10)阅读(3229)

大陆架上的生物

7
较之相对来说辽阔却毫无生机的深层海底,大陆架上狭长的浅海床实在是资源富饶。其中主要原因便是这些浅海地区有更为可靠的营养物质来源。在大陆架下面的海水一般只有几百米深,但波浪作用却能带动近200米深的海水。靠近海岸的地区,潮汐涌入,进一步促进了混合过程,河流也不断提供新鲜的营养物质。
赞 (3)阅读(2536)

海洋的季节变换

4
春天缓缓到来,冬日的风暴为海洋表层带来的丰富的养分在日光的照射逐渐增加,为海洋带来了新能量。这样一来水中的浮游植物迅速繁衍茂盛开来,同时也为浮游动物的生长繁殖带来大量的食物补给。小型甲壳类动物—桡足虫开始大量繁殖生长,70%的浮游动物都是由小型甲壳类动物组成的。这些小型的浮游动物又成了其他动物包括如水母这样大型的浮游动物的腹中餐。
赞 (7)阅读(3438)

季节性海洋

4
温带海洋的四季非常分明。在冬季,太阳在南半球活动,因此北半球温带海域每天的日光照射仅有几小时。而当夏季来临,太阳北移,温带海域能够沐浴日光的时间长达20小时之久。充足的阳光不仅为光合作用带来了巨大能量,而且改变了海水的温度。夏季的阳光温暖了海水,但是因为海水导热能力欠佳,所以只对海洋上层的水温有影响。
赞 (5)阅读(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