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黑暗带

微光带中很多动物都乐于坐等食物主动送上门来。它们不是捕食者,只是依靠挑拣浅水层掉下来的大量剩食为生,包括大多数以浅水层生物的排泄物颗粒和尸体为食的浮游生物,主要是桡足类动物和磷虾。

不过,微光带中的其他动物另有捕食佳策。每当夜晚来临,它们就会迁徙到数百米之上富饶的浅水层透光带寻找食物。唯一的问题是浅水层也汇集了众多捕食者,因此这些规模宏大的迁徙只能在夜色的掩护下进行。每天的迁徙规模都相当令人震惊,成千上万的动物都会参与其中,远远超过每年候鸟或角马的迁徙阵势。迁徙动物的种类繁多,从只能向上游几十米的极小的浮游生物,到可以在上下1 000米范围内来去自如的鱼类,应有尽有。大迁徙中最常见的有两种鱼:钻光鱼(其中有一种叫圆罩鱼,很可能是海洋中数量最多的鱼)和灯笼鱼。别看这两种鱼体形不大,只有5~15厘米长,却有着大大的眼睛和强壮的肌肉,可以在夜间迁徙。这些鱼的数量实在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初次使用声波定位仪时,从成千上万的鱼鳔所反射的探测回声被误认为是海底反弹的回声。

一条钻光鱼在展示满嘴毛刷般的牙齿。钻光鱼是微光带中数量最多的鱼类之一,每到夜晚都会向海面游行很长一段距离,只为了寻找食物。

潜水器缓缓下降半小时之后,就到达了海底1 000米处。温度计显示此时的水温已降至2摄氏度左右,而海水也变得如漆似墨。我们已进入了黑暗带。这里的水压是水面大气压的100多倍,没有任何光线能穿透海水到达这里。为了省电,潜水器驾驶员关掉了外光灯,可即使开着外光灯,偶尔能瞥见海底生物也实属幸运。

在这个承载着地球海水容量3/4的区域,生活着一些十分奇异的海洋生物,其中最为奇特的是琵琶鱼。琵琶鱼的确是深海魔兽,从其“黑蝠鲼”“三疣海怪”这两个别名就能看出。

琵琶鱼完全适应漆黑的海底生活。其一,它们周身全黑。大多数黑暗带的鱼类都是这种颜色,不过深红色也能有效地掩护自己,在黑暗带生活的很多虾都是猩红色的。其二,琵琶鱼体形小,通常只有几厘米长,难怪透光带传来的仅仅5%的能量也能让琵琶鱼在如此深的黑暗带中生存。和黑暗带的大多数其他鱼类一样,琵琶鱼也是为了节约体力而坐等食物送上门,而且它们体内很少有肌肉或是没用的鱼鳔(黑暗带的动物都不会选择竖直方向迁徙,因为从黑暗带到透光带的过程中水压变化太大)。由于猎物的体形时大时小,难以预测,琵琶鱼进化出了很大的嘴,其腹部也有很强的伸缩性,无论多大的猎物都不成问题。

目前,人们认为90%的深海动物都可以发光。生物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指荧光素经过荧光素酶的催化,发生氧化反应或者燃烧。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出蓝色的光,蓝光在海水中的穿透力很强,不过也有生物发出黄色、绿色甚至红色的光。生物发光特性有很多用途。

像琵琶鱼一类的深海动物可以利用生物发光特性吸引猎物,而猎物也可以通过发光来迷惑捕食者。警报水母在受到袭击时会通体发光,就像散开的烟花。还有一些动物,如深海桡足类动物,会从体内喷出少量发光体来迷惑捕食者。捕食者会紧追那些神秘的发光体,而桡足类动物可借此逃匿在漆黑的海水中。微光带有很多种动物都会通过体内的发光器官来发光。这些发光器官有序地分布在身体上,用于掩护或反照明。发光器官的某些特定模式还有助于海洋动物在深海之中找到配偶。不同种类的动物,甚至是同种动物的不同性别,都会发出不同的光来吸引异性。

在深水层,视力作用不大,所以琵琶鱼的眼睛很小,眼睛虽小,却对水波震动十分敏感。有一种毛琵琶鱼的触须十分敏感,能感知到猎物的任何动作。琵琶鱼以“钓鱼”诱捕猎物闻名。雌性琵琶鱼硕大的嘴巴上方悬吊着一根皮瓣,其诱人之处在于它的尖端在黑暗中会发光,在一片漆黑的世界里,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无比迷人。这种生物发光现象源自皮瓣尖端的共生菌。琵琶鱼,包括其他黑暗带的捕食者,都长着形态各异,甚至是奇形怪状的皮瓣。一些琵琶鱼的鼻子像一条鞭子,皮瓣在鳍棘顶端,而鳍棘的长度是身长的4~5倍。还有一些琵琶鱼的皮瓣倒悬在上嘴唇下方那又长又恐怖的牙齿之间。

正本清源:博物wiki » 深海黑暗带

评论